##EasyReadMore##

12.31.2010

慢冬新米。小時候的米香



趕在2010年結束前,我們向緩緩轉紅的牛蕃茄請了半天假,碾製這水(季)的慢冬新米.

每水稻作就算品種相同,卻各自擁有不同的風味,它們紀錄了每一水偶然發生的風土與故事:例如,孕穗時颳大風颱、曬田期雨水多、收穫時遇鋒面雨、曬穀時有小暖陽.......等等,所有天公、地公、風神、雨神、農人與水稻間上演的電影對白,都藏在小小的米粒裡。


 

心裡一直掛念倉庫裡的慢冬穀們, 這作到底嚐起來如何呢?
這期日曬,不似上期早冬的日頭燄,乾燥速度較緩,並且用稻穀水分計精確地測穀子的水分,曬至14.5度就打包兒冬藏,想到這,就覺得這回口感會很好,愛吃飯的嘴不由得饞起來。

上期作曬穀時,颳大風又日頭燄,雖然只曬兩天,但曬得太乾,米過份乾燥讓煮出來的飯的Q度不足;於是這水小心翼翼的翻曬、量測,深怕曬過了頭。

 
 

這次碾米一樣在姑姑的老家,使用小農家必備的小型礱穀機碾,第一回算粗碾,碾出的樣子像糙米,第二回則是精碾,可以碾出介於白米與胚芽米之間的米,端看你如何控制出米口的鬆緊。

農家總是這麼吃米的,端看今天的心情,想吃糙一些就轉鬆,想吃白點就轉緊,在營養與美味間自由來去。小農家碾出來的米不若市面上的白米晶瑩剔透,但它可是米界中的自然美人,單純、質樸、充滿營養。粉黃粉白的米粒間混有豐富的米糠,些微的碎米粒都是土地的恩賜,我們都要吃得ㄧ粒不剩。

我們努力吃,雞雞們也有福了,碾米留下的粗糠、米糠,都是不揀吃的雞雞最愛的主菜。



當天晚飯,也顧不得電鍋中還有舊的飯,嘴舌已經迫不及待想嚐新米的味兒了,將舊飯挖出,放入新米兩杯,配水兩杯(新米的含水量多,所以內鍋水略減),甭說浸泡了,炊飯鈕就這麼按下去。炊飯鈕跳起,再悶5~10分鐘。

打開飯鍋,撲面而來的米香,趕緊盛起一匙又一匙的飯讓全家人試吃評鑑,無人不讚好。晚餐開飯時,舊飯乏人問津,其實舊飯來頭也不小呢!是農會穀倉低溫冷藏的當期鮮米,原本我已經覺得十分好吃了,沒想到我們這期慢冬作更勝一籌 ; 小綠是第一次吃新米,她說嚐過新米,才知道什麼叫Q、什麼叫嚼感。


於是,當晚爸呼喊的那句【吃飯囉!!】顯得格外有味道,一家子,一齊,細細地咀嚼著自己種出的香Q米飯,好似又回到小時候......
... ....阿公從堆滿米袋的穀倉裡,帥氣俐落地扛下一包米袋,阿嬤十分講究地操作碾米機,我記得自己還不到阿嬤肚子的高度,卻剛好眼巴巴望著放進機器的金黃穀子慢慢被碾褪成越來越白的米粒,那幾乎是場神奇而完美的魔術,我喜歡將手放在岀米口手享受米的沖刷,然後把米捧近鼻子聞聞鮮碾的米香,然後這月的米桶慢慢滿了 ; 當晚,阿嬤用鮮米飯拌肉湯,不用呼喊追逐,就能把三合院裡拼命玩耍的我輕鬆餵飽。
 
也許,追尋著小時候曾經嚼過的米香,忘不去時光中那些辛勤勞動的美麗身影,而讓我們想這麼繼續種下去!吃下去吧!  :)



12.16.2010

【鐵飯碗】。交工換米方案

http://sphotos.ak.fbcdn.net/hphotos-ak-ash2/hs055.ash2/36104_1464557784775_1558436907_31168991_2582647_n.jpg

也許你生活枯燥得發慌, 想下田動動;
也許你真沒飯吃, 只求一口鐵飯碗;##ShowAll##

也許你想搞懂, 電視上的農民為何為了推土機駛過他的田土而痛哭;
也許你總覺得飯不好吃, 想嚐嚐什麼叫小農家自個兒要吃才碾的鮮米;

也許你有疑問,
遇到稻熱病你得馬上叫農藥車來噴鋅錳乃浦80%可濕性粉劑;
才噴完,臭腳桐發作了,你馬上到農藥店抓了兩罐34%殺紋滅達樂混合溶液;
為什麼我的田不用噴呢?

也許你只是想聞聞稻子香, 想聽見桂倫鎂的大耳機裡, 那段稻子與風的唱和;
也許你認同我們的耕作理念, 想吃自己種的米;
也許你只是想邊補秧, 邊聽著好客樂隊的《愛吃飯》專輯.

不管任何一個理由, 或者無須理由,
你們都可試試田裡的孩子 小農家的這只鐵飯碗.

這只碗公不大, 但足夠溫飽一個咕嚕嚕的肚子, 或是一顆想親近土地的心.

一起下田來吧!

【鐵飯碗】。交工換米方案
  • 想獲得鐵飯碗的人, 需明白且認同我們水稻田的耕作方式:
  1. 不用農藥、不用化肥
  2. 不施苦茶粕防治福壽螺間接毒害水中生物.
  3. 繁殖水生植物-滿江紅抑制雜草, 順便餵飽福壽螺
  4. 綠色田埂計畫-移植酢漿草作為田埂植披, 不需人工和除草劑除草      
  • 如何收到鐵飯碗交工通知?
  1. 回覆此篇文章, 或寄email給我ocean.lear@gmail.com, 告訴我你想要鐵飯碗. 或者;
  2. 加入田裡的孩子 小農家  facebook粉絲 ,鐵飯碗相關訊息都會在此公佈.
  • 交工田簡介:
  1. 水源:來自中央山脈, 濁水溪上游水源, 溪水混濁, 富含微量元素與養份.
  2. 稻種:最新品種台農84號,跟台梗9號一樣好吃.稻株強健,抗病性強,產量高
  3. 田地位置: 雲林斗六  深圳崙  近雲科大 文化中心 縣政府



查看田裡的孩子 小農家 田野地圖
  • 交工換米:
  1. 田間工作一小時可換得一公斤當期鮮米(換算成時薪是100元喔!),
  2. 工時可累積換等價之當期鮮米.
  3. 可以依小農家每月鮮碾時, 分月領取,但一次最少領取量為3公斤
  • 領取方式:
  1. 回小農家自取
  2. 郵局便利箱, 代寄費用為80元
  3. 全省全家便利商店到店取貨, 代寄費用為80元.
  • 近期鐵飯碗預計工作內容:
  1. 繁殖田埂植披-酢醬草
  2. 田間挖小淺池, 繁殖滿江紅
  3. 灑綠肥種籽﹣油菜花籽
  4. 小區域試驗的紅蔾種子育苗

12.14.2010

護埂

http://sphotos.ak.fbcdn.net/hphotos-ak-snc4/hs085.snc4/35606_139287212791067_138609396192182_184239_6628198_n.jpg

終於,我們能開始以自己的方式,  自自然然地,種自己吃的米.

12月14日,火騾仔(耕耘機)在我還來不及到場紀錄前,便完成〔護埂〕的工作.

許多老一輩農夫對「護埂」這件事,是嗤之以鼻,他們會說,為何要把自己田土剝一些去當
田埂呢?畫蛇添足了.

但我們想的是,田鼠鑽的洞容易讓田埂鬆落,導致漏水田水易溢失.久久讓機器養護一次田埂能讓田埂紮實穩固,田間管理運作上會更順利.

準備浸點水,灑油菜籽.近期內挖5*5米*半尺深的小淺池繁殖明年準備對付雜草的滿江紅.


http://sphotos.ak.fbcdn.net/hphotos-ak-ash2/hs604.ash2/155638_139287182791070_138609396192182_184238_2132362_n.jpg
機器護的埂,這條是間隔上下區的田埂.


hino,很懂.

12.09.2010

阿爸的慢冬稻-曬穀仔



稻仔埕是尚天然的大烤箱,我們在暖烘烘的冬陽下曬穀.穀子翻啊翻啊翻啊的終於乾了,我們像螞蟻般地將食糧扛進穀倉堆好,來年早冬稻成熟前,就吃這些.

曬在埕裡的金黃稻穀讓阿嬤怎麼也坐不住,大骨痛再怎麼痛也要幫我曬,和剛翻耙稻穀後氣喘吁吁的她一起坐在微風吹著的廊下,她看著被陽光烘烤著的稻穀,徐徐說了過去她曾經為稻勞碌的甘苦歲月.嗯嗯嗯的我靜靜地聽,腦海裡好似看了一場時光的電影.

而時光繼續經過勞動刻畫在身體的記憶裡:穀仔毛的搔熱毛躁、恰恰溫暖的冬陽、微風徐徐吹來的穀子香、踩在穀丘上的紮實感...



阿嬤示範, 曬穀時將穀子翻堆後需將殘留的穀子掃往兩邊, 才不會有些穀子曬太乾.而石埕不夠熱.




有著大大藍天的三合院是我們的大烤箱, 老稻埕是烤盤, 陽光是天然的電熱管.
在一比一的大烤箱裡, 流汗、等待、流汗、等待, 烘曬出恰好的乾稻穀,

二姑姑搬出阿公時代傳家寶-稻穀濕度計,是我一直想望的神秘機器!
原來結構與操作這麼簡單.




阿嬤講解,要是沒她在身旁, 我真不會用.


將一小杓的穀子放入小度盤, 裝入濕度計中


將右邊把手旋緊, 按下紅色按鈕, 指針就開始跑了!


要曬到14~15度間. 陽光曬到的上層14度, 下層沒曬到的15.多度. 可以了!


阿爸的慢冬稻-割稻仔



【十月慢冬稻,十二菜脯乾】

大雪前七日.爸的慢冬稻收了,經過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的一百一十六天.

http://sphotos.ak.fbcdn.net/hphotos-ak-snc4/hs433.snc4/47642_1677858877169_1558436907_31682961_8195347_n.jpg
擦擦擦擦擦擦!!!!!田野上的金黃被機器吃掉了.

啪啪啪啪啪啪!!!!!割稻機隨即大便在地上,是屍骨萬段的稻草桿, 待濁水與春雨的浸濡, 化作春泥更護花.

http://sphotos.ak.fbcdn.net/hphotos-ak-ash2/hs300.ash2/58081_1677858917170_1558436907_31682962_4631680_n.jpg
民國元年的鷺鷥跟著水牛, 民國九十九年的鷺鷥跟著馳騁田間的大機器.



http://sphotos.ak.fbcdn.net/hphotos-ak-snc4/hs1228.snc4/156071_1677858837168_1558436907_31682960_2869687_n.jpg
水頭的附近容易滲水, 田土濕黏, 割稻機若是開下去就會迢車(卡住), 所以我們捲起褲管下田重溫勞力密集的六零年代. 一個兒大腳踩進去小腿肚就沒入灰黑濕黏的田土中.



割成一叢一叢, 暫放在割斷後的稻子頭上. 再抱起稻叢, 啵啵啵地踩過黏人的田土上岸.

刷!!刷!!刷!!!刷!!!地, 紮實的勞動給了身體上的智慧.



開花結果

自然開花、著果的第一花序.

10.13.2010

田間記事

待裝箱的花瓜們.
近來每日的勞動量十足,清晨六點天亮就下田摘花瓜.至今日,採收將近一個禮拜.

每天的產量慢慢增加,從兩三箱(一箱15公斤)到現在每天收二十箱左右.1.8分地的花瓜園,三個人摘,大約需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才摘得完.因為時節較涼冷,所以可以一天摘一次就好.否則在炎熱的夏日裡,花瓜的成長速度極快,一天就得摘兩回呢!

爸這水(期)的育苗初期遭遇了疫病、蔓枯病、炭疽病的威脅,近百株的小苗萎凋了,還好其他的苗兒順利長大,結出了非常漂亮的瓜子.

這次我們在品種的栽種上有了新的突破,原先爸都是種日本品種220的花瓜,母蔓、子蔓、孫蔓上,公母花交錯開(母花才會結瓜);這次一半改種編號87的花瓜,87的母蔓、子蔓、孫蔓上都開母花.所以 87的產量會比較高,而且87的瓜形較為修長,較合市場的胃口.


大約八點多,瓜摘完了,就換小綠接手開始把瓜裝箱.

瓜要分:短、長、彎、直.
一條條的裝入紙箱

一條花瓜大約100~120克左右,每箱裝15公斤,二十箱的花瓜我們兩個人大約裝到接近十二點.

長得很水的瓜子.

目前花胡瓜的價格好又穩定,今年不像去年莫拉克風災時,狂飆到一公斤200多塊,造成災後農民搶種,一個月後狂跌至一公斤5塊,於是屏東的農民又上電視摔瓜了.

高雄、屏東的農民大概都會在颱風季節之前搶種花瓜,因為花瓜田受颱風影響非常大,誰撐得過,誰就大賺.今年影響最嚴重的颱風凡那比,接近中秋節時分才襲台,這時高雄、屏東瓜農的花瓜田大概都收到最後了,所以今年颱風對價格上沒什麼影響.

現在一公斤平均約60元左右,因為我們的瓜比較水,大都可以拍賣到70元,所以算起來,每天收入大約兩萬元.誰說做農不賺錢呢?

持平的好價格讓爸在酒後三旬後,不小心說溜了他的收入,他鮮少提起他每年能賺多少錢;而這次微醺的他,嘴裡喃喃說著,收到九月為止,三分地的收入已經超過百萬了,到年底還能收兩水(兩期),今年說不定可以超過180萬,菜金菜土,價格好、不好,憨憨地做就是了.他這麼說.

還好有這樣的收入支持,讓我們願意放手一博另一塊四分地的牛蕃茄.


這四分半的地,我們預計在明年等農糧署的補助,要搭三分地的溫室,依季節輪種美濃瓜、花瓜、蕃茄,而其他的一分半準備打造未來田裡的家.

所 以在搭建溫室之前,爸專門種牛蕃茄的朋友建議他可以先種一水的牛蕃茄,大約在中秋節前一個月下種,中秋節左右定植,大概國曆十二月底開始收,收到過年前. 這時候的價格還可以,大約在一公斤20塊~30塊之間.一分地約可收10噸(10000公斤)的牛蕃茄.於是爸算了算,居然就說,種四分吧!預計四分地產 四十噸的牛蕃茄,希望近半年的努力,可以至少收80萬.

一開始得先耕犁做畦,大耕耘機開溝犁田後,必須再用小牛把溝裡的大土塊打碎,打到畦上來.家裏的新成員-小牛,幫了非常大的忙.下回再來專文介紹它,它是一台非常可愛的小野牛,一開始還滿難搞定的!

剛完成工作的小野牛,滿腳是泥土
下班了!換輪子,準備回家.

完成開溝作畦

這次我們向位於嘉義六腳鄉的勇壯育苗場訂蕃茄苗,
品種是紅美,較適合露天栽種,抗病性佳

嫩綠的小栽,品種是紅美.

四分地要一個下午種完,還是得請來庄頭庄尾的四位阿婆阿姨們幫忙,簡單說明落栽的方式,她們就速度飛快地種起來.

四分地,約7500株的蕃茄苗.

 
    把小栽放進洞裡,輕輕覆土.
   必須小心不損壞子葉,子葉對
   初期產量與成長有不小的影響

株距尺半(45cm), 太硬的土先手鏟挖出蕃茄的家

落栽(定植)後,就得馬上引水
灌溉,拿杓子澆水.












引水灌溉後,我們約從四點開始澆水,一株一勺水,朝較乾畦頂的方向澆過去,澆到晚上九點半才結束.漆黑中,我們開頭燈一株株地給水,像是告訴它們:蕃茄寶貝們,你們從現在開始,是屬於這裡的囉!

黑暗中,燈若是照到蜘蛛的眼睛,它會閃閃發亮,才發現,土壤裡躲著成千上萬的蜘蛛呢!

在澆水澆到接近成佛、手臂快僵化成冬蟲夏草時,我們決定,晚餐去吃斗六新開的、支持本土農產的MOSS漢堡,好好放鬆、犒賞自己一下.

我似乎從來沒這麼疲累過,我這麼跟小綠說.在全然的黑暗裡,腳踩著冰冷泥濘的水,兩個人,一步步,嘩搭啦啦地,杓子探測水的深度,手重複一樣的動作,眼前光亮的地方閃過一株株的蕃茄苗,像電影,前方似乎沒有終點,田在黑暗中變得異常巨大、變得永無止盡.

這個時候,如果說心裡有感受到什麼叫做恐懼的東西的話,那都在我們腳步下跨過了.

6.09.2010

阿誠花瓜


每季瓜瓜準備功臣身退時,瓜藤上依舊有許多來不及長大的小瓜瓜仔,在準備拔株前,我們會再做最後一次收穫,把這些小瓜瓜仔都摘下來.這樣的小瓜瓜仔拿來做醃瓜是極品,瓜脆而口感極佳.村裡有接獲消息的婦人都會相爭來搶小瓜瓜仔自己回去作醃瓜.  

而父親製作的醃瓜更是被唱紅燒肉粽的台語歌王-郭金發,讚不絕口,每季收穫後都要留一罐給他.



阿誠瓜園 自製脆瓜秘笈大公開  『燒肉粽』歌王-郭金發,比『讚』推薦!

備料:
鮮採小黃瓜2斤(越小口感越好,不段切口感較好)
紅冰糖1碗、清豆油1碗、烏醋1碗、紅辣椒段切半碗
碗就是一般吃飯的碗。辣椒、烏醋、豆油、冰糖可依個人口味調整比例。

玻璃罐,仔細清洗後風乾,裡頭不能有水分或油漬、手不能摸過。

1.小黃瓜洗淨,風乾『表面』水分即可。  →不能太乾,瓜會失去口感
2.加入豆油、紅冰糖,攪拌等糖融
3.加入烏醋、紅辣椒、小黃瓜,開中大火上下翻拌,煮開。 →要讓瓜們均勻煮到入味
4.持續翻拌至青綠色消失,變成土綠色。  →青綠色消失即可
5.瀝瓜起鍋,裝入大鍋,翻動吹涼。    →目的讓小黃瓜快速冷卻,再縮水一次,增加口感
6.再度放入醬汁中,翻拌煮開。顏色再深一些即可起鍋。
7.瀝瓜起鍋,待瓜放置稍涼,即可裝罐。趁醬汁熱裝罐,可避免細菌增生。
8.先裝瓜瓜,再裝醬汁。全部裝到滿。
9.玻璃罐可放入水中,幫助冷卻,再放入冰箱冷藏。

稍微日曬縮水的小瓜仔



辣椒嘛....選會辣的就是


調味醬是冰糖、工研醋、四季醬油
持續翻炒入味

從綠色

炒至綠色消失代表入味了!
撈起後, 小小翻動讓瓜冷卻脫水